新闻资讯

news

行业资讯

gateio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叶定伟教授畅谈新共识: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已更加"有法可依"!

    时间:2021-12-10  来源: 网络  作者:未知  点击:35

     转载(医学界肿瘤频道)

     
    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最初的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小编
     
     
     
    地舒单抗获得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的一级推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专访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男性健康。
     
    除此之外,前列腺癌容易发生骨转移,且发生时相对隐匿,患者确诊时往往已至晚期,已发生骨转移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4-5年。相比欧美国家,我国转移性前列腺癌发生率更高,生存率却远远更低。
     
    近期,《前列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1版)》(以下简称《共识》)重磅发布,这将为我国骨转移前列腺癌的诊疗带来哪些改变?“医学界肿瘤频道”特此邀请《共识》牵头专家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进行专访并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顺应国情需求,聚焦前列腺癌骨转移热点
     
     
    近年来临床工作者和前列腺癌患者对肿瘤骨转移的关注度都在逐渐提高。叶定伟教授指出:“随着百姓生活水平和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患者的就医率明显提高,生存期也明显延长,对重大疾病的细节问题也越来越关注。
     
    以肿瘤为例,既往肿瘤治疗更多关注的是生存期,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和肿瘤患者生存期的普遍延长,患者及家属的目光逐渐转移到了与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方面,如安全性管理、并发症治疗等。此外,随着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MDT)模式的普及,不同学科间的紧密合作使得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疾病的特征。”
     
    叶定伟教授强调道:“骨骼是恶性肿瘤的常见转移部位,随着临床医生对骨转移重视程度的提高,各个瘤种相继发布‘骨转移共识’,充分彰显了在我国国民生活水平提升、医疗水平普遍提高的大背景下,要求临床诊疗更系统化、更细节化、更个性化的趋势。
     
    当然,现阶段临床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重视度还不够。绝大多数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因此极易被临床医生忽视,我们亟需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做更多的推广宣讲,以尽快提升临床医生对骨转移的重视度。”
     
    认识骨转移,提升临床重视度
     
     
    要想提升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重视,首先要了解其特征。叶定伟介绍道:“骨骼是前列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超过70%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会发生骨转移和骨相关事件(SREs),骨转移及其引发骨髓压迫、病理性骨折等SREs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依次为骨盆、脊柱,颅骨转移者较为少见。在外周骨中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四肢骨,其中又以股骨最为多见。骨转移灶常常会引起疼痛、病理性骨折及脊髓的压迫等骨相关事件,并且伴随着疲劳、消瘦、贫血等全身性症状,如果前列腺癌患者出现这些表现,应考虑广泛骨转移的可能性。”
     
    那么为何前列腺癌骨转移会引起以上症状呢?95%的前列腺癌骨转移病灶是成骨性病变,表现为不规则骨小梁数目病理性的增加,同时骨吸收标志物水平也会增高,证明成骨性改变和溶骨性改变同时存在。从分子机制来看,前列腺癌细胞自身可分泌相关因子,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同时,循环中的前列腺癌细胞经血行转移进入骨髓,肿瘤细胞因子刺激成骨细胞高表达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活化与存活,从而降解骨基质造成溶骨性的改变。
     
    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现状
     
     
    目前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常规镇痛治疗、外放射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骨外科治疗、微创介入治疗等方式。
     
     
     
    药物治疗是前列腺癌骨转移最主要的治疗方式,其又分为针对肿瘤细胞的全身治疗药物和针对骨相关事件的骨保护剂,前者包括内分泌治疗、化疗,后者主要是包括双膦酸盐和RANKL抑制剂。双膦酸盐药物如唑来膦酸可显著减少骨相关事件,尤其是病理性骨折的发生,但尚无临床研究显示能带来生存获益,同时双膦酸盐类药物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和下颌骨坏死等较严重的不良事件。
     
     
    “地舒单抗是首个精准靶向的RANKL抑制剂,是一类用于预防实体瘤骨相关事件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拥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即靶向RANK-RANKL-OPG轴,通过阻断RANK-RANKL的结合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质吸收,促进骨重建,降低骨折的发生。临床研究显示,与唑来膦酸相比,地舒单抗可显著延缓和预防骨相关事件的发生,接受地舒单抗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首次骨相关事件的中位时间为20.7个月(较唑来膦酸显著延长3.6个月),显著降低骨相关事件首发或再发风险达18%。地舒单抗还能显著延迟疼痛恶化时间达到8.3个月(比唑来膦酸延长1.4个月)[1]。
     
    此外,地舒单抗的使用方法是皮下注射,与唑来膦酸需静脉注射相比,地舒单抗的使用更方便,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骨健康水平,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因此,该药获得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的一级推荐。”叶定伟教授介绍道。
     
    《共识》发布助力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规范化
     
     
    “《共识》就是针对当前临床上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的重视度和规范化均不足的现状而发布的,旨在规范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治,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合理的前列腺癌骨转移多学科诊疗策略,减少或延缓骨相关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其对抗肿瘤治疗的影响,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共识》针对骨转移机制、疾病早期识别和治疗等,结合最新的诊疗进展系统进行了更新。
     
    随着前列腺癌治疗药物越来越丰富,骨改良药物也有了从双膦酸盐类的药物到地舒单抗这样更多产品的选择,因而在《共识》中特别对地舒单抗的使用特点和要求进行了明确更新。相信《共识》的普及和推广必将为提升我国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治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叶定伟教授总结道。